第94章铁瓮 (第2/2页)
现场发现这个东西的那两个工人,说是不小心铲掉的盖子,反正我是不信他们说的,其中一个人袖子都是湿的,他还说里面有尸体,这不是招笑呢吗,里面全是黑汤子,他没伸进去咋知道的。
我们先没理会这俩人,让同事勘察了一下,发现那个铁瓮里面的确坐着一具古尸,而且还是具鞣尸,也就是说,这尸体没腐烂,跟马王堆那位辛追夫人一样。
这一下就有点研究价值了,我们也重视起来了,同时也判断现场那俩人可能是刚打开盖子,伸进去想摸点值钱的东西,却摸到了死人,所以害怕之余啥也没摸到。
我们现场做了批评教育,这俩人也不说话,这件事也就那样了。
然后我们把这个铁瓮里的液体收集进瓶子里,才把它搬回了局里。」
「您等一下。」
「啪~」秦丁放入了第四盘磁带。
「可以了,您继续说。」
「等搬回去后,我们发现这瓮里不但有鞣尸,整体这个事儿还有些特别。
第一,这个瓮是铁制的,一般这种葬法都是用陶土烧制陶器,而且是有墓葬规模的,但是从现场看,它好像就是挖了个深坑埋进去的。
不过正因为是铁质的,盖子口当初也是浇筑死的,里面的液体不一定是什么,可能是某种防腐物质,所以尸体才不腐。
第二,瓮里面放着尸体,但是奇怪的是,尸体没有头。古代人可都讲究留全尸,没有头下葬一般视为不会有来世。
第三,瓮盖上或者瓮底部没有出魂孔,就是让死人加速投胎的一个象征性的东西。
当然了,铁瓮里面全是黑色液体,尸体也没有腐烂,足以说明它没有漏点。不过,用铁瓮葬人,的确还是有些奇怪。
我们同事对这方面有研究,他是这么解释的,瓮里的尸体因为没有头,无法成为全尸,所以按照古代迷信来说,这人就投不了胎,所以没有设出魂孔也合乎情理。
另外用这种瓮下葬尸体,可能就是为了起到不腐。
之后我们对那具古尸
进行了研究,也寻找了下他的身份来历。
这具古尸被取出时,身上还穿着衣物,让我们吃惊的是,他穿着的是一件黄色僧袍。
这说明这具尸体生前是位僧人,这让我们一下想起,历史上很多高僧圆寂之后,都会采用的瓮葬缸葬,俗称坐缸。
但高僧用这种墓葬形式,一般都会保持干燥,使尸身不腐而且还能保持原貌,修成金身。
可这具尸体却是泡在液体里,而且没有头,所以这就显得有些神秘了。
我们对这具古尸进行了处理,发现整个尸体的皮肤都还有弹性,内脏也保存完好,跟马王堆出土女尸差不多,就是一具鞣尸。
但是这具古尸背后的皮肤上,却纹刺着一个图案,看起来有点诡异。」
「什么图案?」
「是一个道符的图案,但是不知道是哪一派的道符,也不知道起到什么作用。
如果这具古尸生前是僧人,背上刺有道教图案而且还是道符,这就很值得猜想啊。
是为了让身体不腐用的某种道教方式?还是说他其实就是一名道士,只不过穿着僧袍下葬,再或者……反正有很多种可能吧,我就不一一说了。
为了能解开这个迷,我们还把拍有道符的相片拿给道教人士来辨认,结果没人知道那是什么符,用途更不清楚了。
但是,有那么一个老道士提醒我们,让我们别随便再动这具古尸了,也不要涂花或者对那图案进行研究,说那图案有可能是某个失传的道符,是用来镇尸的,还告诉我们不要展出这具古尸,以免招来什么祸端。
说实话,老道士说得挺有道理,不过我们这些搞文物考古的,是崇尚科学的,所以也就半信半疑吧。
再说那个年代局里技术手段还很落后,也没有太多信息资料来深入研究那道符究竟代表什么含义,有什么作用,而且无头尸展出确实有些不太好,最后也是怕出什么纰漏再担责,所以就把铁瓮和古尸放到地下室了。
反正古战场博物馆说白了,就是为那些古尸找个合适的地方安放而已,研究价值并不是很高。」
「这具无头古尸的身份也没有查出来吗?」
「那可不太好查啊。铁瓮里除了这具古尸,并未找到任何关于其身份来历的东西。
不过吧,我们根据那件僧袍款式来看,那是明朝时期特有的僧侣服饰,所以当时我们从一些本地的县志以及记录的史书中去找寻了些线索。
还真别说,最后我们在一本明朝的府州县志中查到一段描述。
说是在万历三十六年,有一位巡按来到这边,去驻守军中调查,查访到一件冒功请赏的勾当,性质非常恶劣。
涉事的军将名叫童贺年,声称自己斩获了无数首级,并且还将首级一一带回,不过这些人头面目被毁无法辨别。
这位巡按觉得蹊跷,事先已经摸清了底细,带上这个人一起回到战场上,把他杀死埋葬的所谓敌人尸体挖出来,结果都是无头的明军尸体,数量多得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