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怎么可能? (第2/2页)
小组战斗队形人数,应根据情况和任务而定,少则3-5人,多则10—20 人。总的指导原是在确保完成任务的前提下,短小精悍,便于指挥、机动、联络、协同,哪怕是血印世界中的高科技武装全身的小组也是如此,小组通常按四个层次进行编组,即指挥人员,突击人员,机动人员,保障人员,采取适当的战斗队形和运动方法,对于搜索发现缉捕目标,分散目标的注意力和火力,隐蔽迅速地接近目标,减少自我伤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本要求是:便于发挥火力和人数的优势,便于战斗协同和组织指挥;便于互相配合,应付各种情况的变化,小组运动队形,应根据地形,缉捕目标的情况和任务而定。人与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距离应灵活掌握。在查缉目标威胁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适当缩小间隔距离,但不能过小,拥挤易增大伤亡;间隔距离过大,人员分散,不利于指挥和配合。
这些合一教的袭击者虽然靠着诡异和残忍的手段袭杀了一整支分队,但它们的实际人数其实并没有达到分队的标准,所以它们此时的队形以一种三角的突击队形,企图以楔形攻势包抄目标所在的位置,这意味着如果符秋彤被围住,以她随身配备的8人护卫队来说,几乎没有逃出生天的可能性,以多胜少的可能更是微乎其微。
“以少胜多”是《兵法》里面最厉害的几招之一,很多人对这一招的理解都是出奇制胜、一招定乾坤;可是,哪有那么多出奇制胜呀。所以说,其实不然,下面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如何“以少胜多”。
这里面咱们需要先看看子兵法》里面原话:“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弱则能避之。”
“十则围之”意思是当你的兵力是敌方的十倍便可以包围它,围着它。轻轻松松的打赢一场围歼战。
“五则攻之”意思是当你的兵力是敌方的五倍便可以正面攻击它,正面迎击敌人。
“倍则分之”意思是当你的兵力是敌方的两倍便可以先把敌人分段,然后一段段的去进攻;这样就可以人为的兵力差,每一场战役仍然有十足的把握。
“敌则能之”意思是当你的兵力是敌方差不多的时候,应当继续和敌方周旋,分找分割敌方的机会。如果,被敌方撞上且避不了,再开打。
“少则能逃之”意思是当敌方的兵力比我们多,那就躲避它们;千万不可硬打。
“不弱则能避之”意思是当敌人兵力比我们高很多,那就必须主动躲远一些,千万不能让敌方发现我方的踪迹。
看到这里面,也许,大家会发现原来以少胜多,根本不是通过一个奇谋妙计,让少数人战胜多数人;而是通过不断重整和组合,制造出能以多数人去攻击敌方少数人的机会。
但在开阔地形,这种分散包围的战术就非常局限了,此时的分散完全是照着给对方送人头去的,而不是争取逃生的机会,更何况这群合一教的袭击者既然可以在整支全副武装的小队来不及呼叫和联络指挥中心的情况下,就可以快速的以干掉数量至少多于己方两倍的战力,这种能力不管是否和之前袭击杜锦和符秋彤的那个合一教杀手一样,是由某种特异生物产生和拥有的,但只要可以称为“武器”,那么就要默认它还有第二次攻击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符秋彤此时的情况会非常的危急。
而且就算她利用一些特殊方式绕开浮空车的信号覆盖范围,与军政府再次取得联系,但等到第二波支援到达恐怕他们已经到了合一教的接应地点准备面对无尽的黑暗了,而且,谁又能保证,二次增援部队,真的是抱着“增援”目的来的吗?而不是被合一教或者其他势力顶替的?
不管是出于哪种原因,在这些合一教的袭击者靠近临时营房时,它们也没有遭到什么抵抗,就好像符秋彤他们已经认清了处境,根本没有意志去反抗一样,在合一教教徒围住营房后,那名被寄生的狂信徒便跟着站到了营房的入口面前,这道略显微薄的合金门并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压力,他的意识告诉自己,对方是没有勇气透过这道门朝着自己开火的。
“分教大人,您给我的任务完.....................................嗯!?怎么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