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七章 鼎足之势 (第1/2页)
诸葛亮变色,司马懿变色,关羽变色,大殿之上,燕国君臣无不变色,瞬间神色骇变。
金殿中,顿时陷入了哗然惊异之中。
“怎么会这样,孙策怎会弱到这种地步,仅仅只过一个月,竟然就被陶贼所灭!?”诸葛亮最先清醒过来,冲着那亲兵喝问道。
燕国虽然没有出兵,但一直以来,刘备君臣其实都在密切的关注着魏吴之间的战争,斥侯细作往来不绝。
只不过,建业距离蓟京太远,数千里的距离,就算一路快马加鞭,至少也得十几天的时间,情报才能送到刘备的手中。
而燕国的细作也不能正大光明的纵马狂奔,一路上还得防着魏国的盘查,不得不绕远路走偏路,时间这么一拖,情报得花个把月,才有可能送到蓟京。
一月之前的那道情报称,陶商的大军正在围攻建业,孙策还在拼死坚守,可谁想才过一个月,吴国竟然就灭了!
这速度,也实在是太快了点吧。
要知道,刘备可是详细打听过,建业城池之坚固,丝毫不逊于当年的邺城,当初邺城被魏军围攻,都能坚持半年之久,建业城少说也得坚持个三五月吧。
谁能想到,陶商只用一个月的时间,不但攻下了建业,还灭了整个吴国。
这等不可思议的速度,就连诸葛亮这样的绝顶智者,一时间都无法想通。
“对,陶贼到底是怎么攻下建业,怎么能这么快灭了吴国的,本王不信!”同样清醒过来的刘备,也拍案大喝道。
那亲兵不敢犹豫,遂是将详细的情报,一字不差的道了出来。
情报中,将陶商如何水淹建业,如何利用张昭归降,攻破建业城,之后又如何利用陈庆的叛乱,诸杀黄盖,攻克吴县之事,原原本本的道了出来。
燕国君臣们,这下才恍然大悟。
“可惜啊,我们原还指望着孙策,能够再坚守三五个月,谁想吴国君臣竟然这么不争气,再坚固城池,也最容易被从内部攻破啊。”沮授感慨唏嘘道。
大殿之中,众燕臣们,一时议论纷起,无不为吴国的覆灭而遗憾。
张飞更是气到不行,粗口骂道:“我就知道孙策这小子徒有虚名,关键时刻,竟然有这么多人背叛他,他这主公是怎么当的。”
“哼,三弟,你可高看了那孙策了,你以为,人人都像大王那样得人心,臣下至死追随的吗?”关羽冷冷的讽刺道,顺道又拍了刘备的马屁。
刘备的表情愈加阴沉,暗暗咬牙,眼中迸射着恨其不争的目光,紧握着拳头骂道:“孙策这个废物,本王确实是高看了他,若本王早知他如此无用,本王又岂会等到今日出兵!”
大殿中,又响起了群臣的骂声,皆在骂孙策无用,吴国君臣无用。
这时,司马懿却想起了什么,问道:“孙策呢,周瑜呢,难道吴国君臣,统统都被陶贼所害了吗?”
“禀司马大人,根据情报所称,孙策并没有死,而是抢在魏军杀到之前,由钱唐登船,带着周瑜太史慈等将,以及孙氏一族,率领着六千多兵马往海上往北而去。”
孙策,竟然没死!
这个消息,顿时令刘备吃了一惊,大感意外。
他原是以为,以孙策那高傲的性情,被陶商逼上绝路之后,必会选择死守下去,跟吴国共存亡。
显然,他没有料到,孙策竟有勾践之奇,能忍下覆国之痛,乘船逃入了海上。
“吴国已来,整个长江以南,皆已无孙策的容身之处,他就算逃入海上,又能逃往哪里呢。”关羽一脸狐疑不解。
这时,诸葛亮却眼前一亮,摇着羽扇道:“云长将军言之有理,江南已尽为陶贼所据,陆上已无孙策容身之处,既然情报中称,他率众出海,往北面而去,亮猜想他必是想由海上前来投奔我大燕。”
刘备微微点头,双眼眯了起来,深陷的眼眶之中,流转着一丝精光。
“太史慈、周泰、黄盖,都是当世猛将啊,还有周瑜和庞统,智谋无双,这些人可都是天下大才中……”
刘备口中喃喃自语,恼火震惊的情绪,这才渐渐的平伏下来,脸色好看了许多。
吴国灭了虽然可惜,但好歹孙策还给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把这么多的猛将谋臣送给了自己,这些人可都是当世人杰,若能为他刘备效力,自然是再好不过。
便在此时,殿外亲兵再次匆匆而入,将一道渔阳太守的紧急情报送到。
渔阳急报?
刘备怀着狐疑之心,接过了那道急报,只扫数眼,不由笑了。
原来,急报中称,那吴王孙策率领着一众残兵败将,由海上前来幽州投奔,结果接近勃海之时,突然遇上大风浪,部分舰船覆没在了大海之中,只有太史慈、周泰、黄忠和庞统四人得以幸免,带着不足一千残兵,在渔阳沿海登陆,声称愿归顺于刘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